新中式建筑-現代科技搭配復古青磚 二維碼
797
發表時間:2018-05-19 13:52作者:設計無國界 項目基地位于北京西六環外的大西山鳳凰嶺,是由兩個帶有獨立院落的相鄰民宅組成.基地的南側是大片果林,可以看到很開闊的山景.業主希望將這個場所打造成一個偏私密的餐飲空間,委托謎舍設計進行景觀、建筑外立面以及室內的全方位改造設計. 雖然項目距離北京城區只有近40分鐘的車程,但是現場感受已經完全置身于山林之間,謎舍希望使用洗練的設計語言處理空間與自然的關系,將自然景致引入庭院和室內.謎舍將對著果林的南側院墻局部打開,設置了戶外框景區和戶外茶區,虛實結合的立面以不同的姿態引入光線,使人在多樣的光影氛圍中體驗自然,感受自然.
將院墻較高的部分拆除,壓低整個院落的體量,并以帶有線性光源的水泥板、老磚和灰色碎石作為庭院的主要鋪砌材料.謎舍意在以周邊山景為主角,讓設計低調的姿態融入自然,以營造近人尺度的庭院.庭院有不同功能的分區,各個分區使用了不同的標高,希望在整體簡約的基礎氛圍上能創造出微妙且豐富的變化. 由于場地是山地地形,所以兩個民宅的現狀是彼此間有近一米的高差,兩個庭院連通后將面臨一米高差如何處理的問題.謎舍將相鄰的院墻拆除,并將一米的高差,使用可演變為戶外座位的樓梯進行化解,場地的缺陷巧妙的變成了具有相對私密性的戶外座位區,創造了獨特的戶外空間體驗. 謎舍刻意將餐廳的主入口設置在了遠離庭院入口的位置,并需要經過一個非常純粹的水泥空間才能到達餐區,這樣“稍有不便”的迂回動線是為了使客人的餐飲體驗更為豐富并具有儀式感.謎舍認為“驅車上山就餐”這個行為本身的核心并不只是食物,而是由“山景”、“庭院”、“私密”、“空間”、“文化”、“食物”等一系列元素構成的完整體驗,這些元素都是由動線的延申進行串聯.隨著動線的推進,人可以感受到不同視角的景色,不同的空間節奏,不同的材質變化,跟隨著動線完成了一次空間的深層閱讀. 由開闊的庭院進入建筑內部,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相對狹窄的室內廊道,廊道地面材料使用戶外的水泥板和碎石,模糊了室內外的界限,空間尺度卻驟然縮小,這樣的“灰”空間極大的激活了空間的戲劇性. 室內廊道連接著兼具接待功能的酒吧區,謎舍將吧臺旁邊的側窗設計為豎向折疊推窗,并將窗臺板設計為室內外連通的吧桌.側窗推開,戶外酒吧即形成.水泥墻的局部留白,將文化理念寫于其上,墻為空間構件,此刻亦為書畫。 另一個明顯的空間節奏變化出現在由一層過道進入到開放餐區的過程.房子一層現狀層高不高,謎舍將一層開放餐區與二樓的樓板切除,在較為低矮的一層打造出了一個小型吹拔(挑空)區域.人由低矮狹窄的過道走出,進入到一個層高七米的高聳空間,豎向尺度的變化讓空間的體驗更為豐富. 極簡純白的樓梯空間是相對現代的一層與相對素雅的二層之間的重要過渡空間. 二層空間大多為餐區,根據房子本身的結構格局,謎舍將不同的分區設置為私密包間和開放餐區,以滿足不同的就餐需求. 二層空間的南側立面有很好的山景,謎舍保留了二層的坡屋面,并使用竹席進行包裹.古樸質感的人字屋面與戶外的自然景色形成了很好的呼應. 因為空間層次較為豐富,謎舍非常重視從每個洞口看向下一次序空間的“框景”,因為這也是身處在某一個具體空間就餐中的食客的常規視角.謎舍將所有洞口處理成純粹的造型,沒有包裹多余的埡口,在空間中創造出一幅幅極簡的畫作. 空間多使用整面的木制滑門以及隱形門提高空間視覺的整體性. 業主收藏了很多非常有質感的古布.在這個空間里,謎舍也思考了將這些古布以不同的方式巧妙的融入空間.軟性材料的介入很好的柔化了空間氛圍,并提升了空間品質. 空間的踢腳使用了只有2公分高的黑鈦金屬,地面材料交接的部分使用細黃銅條進行分割,展龕由細膩的黑色氟碳鋼板制成,以提升空間的精致感.做舊的銅板,粗獷的水泥墻也同時出現在空間中.材料的選取上謎舍希望兼顧現代和傳統的結合,打造既簡練又有質感的空間. 整個項目完工后最終呈現出的現代感,卻又能完美的與自然相融的獨特氣質是謎舍所期待的.既保持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習慣,并對于所在的環境有深層次的呼應,這也是謎舍對于場所性的一種理解. |
產品服務-定制設計
上一頁
1
下一頁
|